黨報談以房養老澳國樣本:6甜心一包養網5%人借房產收益養老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75694872902.25227937.

有一包養情婦年圣誕節,小區鄰居們聚會,來了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達斯汀和包養妹黛西。閑聊中得知,他倆竟是我們所居房屋的前房主。兩年前,他們以72萬澳元的價格賣掉此房,然后花30萬在房價相對便宜的黃金海岸另購房屋。余下的錢、再加他們多年積累的養老金,使他們在那塊風景優美的異地過著從容、寬裕的晚年。之所以大老遠趕回原住地參加派對,是因為想念老鄰居:“畢竟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!”

在澳大利亞,因為遷徙自由,子女又多不“啃老”,像達斯汀夫婦這樣以房養老者不在少數。據包養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,目前年齡在55歲以上、退休后收入超過5萬澳元的人只有4.7%,其中65%以上通過房產收益來維包養持較好的退休生活。

澳大利亞人以房養老有幾種方式長期包養:出租大房,租住小房,用房租差價養老;出售大房,再包養女人購小房,用房屋差價養老;出租或賣掉房屋,再租或購老年公寓,以差價養老;出包養網售房屋,再租回居住,用售房款交納房租和養老……無論哪一種方式,都是“量身定做”,即從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等方面綜合考量,包養網以達到滋潤“夕陽”生活的目的。

包養情婦安德森夫婦喜歡旅游,退休8年,已去過十多個國家,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,夫婦倆專程飛到北京參觀“鳥巢”并看望在中國工作的兒子。不過,這也掏空了他們本來就不多的積蓄。為繼續“旅游達人包養”的瀟灑生活,他們便將自己那套擁有300多平方米花園的山頂別墅出售,然后又將房子租回來居住:售房款的一部分包養妹用來交租金,剩余部分再加上養老金包養一個月價錢,就用來周游世界、享受人生。這樣,既解決了養老金的不足包養金額,又不離開熟悉的環境和老鄰居;而他們出游時,住在附近小區的女兒還可來幫忙打點花園,真可謂一舉包養三得包養網……等到實在游不包養動時,就進養老院。

相比起來,華裔朋友老張的以房養老方式,則更容易為亞裔所接受。

上世紀9包養價格0年代初,老張從上海移民澳大利亞,經過數年打拼,他在悉尼的卡林福買下一套200多平方米的獨棟別墅。“之所以選擇在卡林福買房,是因為那兒有悉尼乃至全澳排名第一的農業中學……亞裔喜歡逐名校而居,將來這房子租售不愁,也不愁沒個好價錢!”當他包養網推薦的一雙兒女先后從農業中學畢業并考上一流大學、畢業后又順利進入跨國公司工作時,他和夫人也到了退休包養網年齡。退休后,老張把卡林福的房子租給一對望子成龍的韓裔夫婦,然后用租金包養網ppt的一半在附近的華人聚居區另租了一套老年公寓。“剩下的租金加上養老金,我們就可以實現年輕時的愿望了,即游遍包養女人祖國的名山大川!”說起以后澳中雙飛的幸福生活,老張的臉上樂開了花,“只租不售卡林福的房子包養,是想把這份財產留給兒女——盡管移民澳大利亞20多年包養,但咱骨子里還是地道的中國人!”

73歲的鄰居卡羅琳腿有殘疾,膝前無子女,原有一幢帶游泳池的兩層別墅,但自丈夫去世后,別說打理庭院,就連自理生活都有困難。思前想后,她把居住了30多年的房子抵押給某銀行,對方在綜合評估其年齡、包養網預期壽命、房包養網產現有價格等因素后,每月給她一筆固定的貸款以補充養老金(她去世后,銀行則用這套房子來歸包養網還貸款)。于是,“底氣十足”的卡羅琳便住進了蔓莉海灘的一包養網家養老院包養,“一包養女人直想聽著濤聲入夢,現在終于夢想成真包養網!”說起詩情畫意的海邊生活,卡羅琳很是愜意。

盡管澳大利亞擁有由包養情婦公共財政支撐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,以房養老只是一種補充性的養老選擇,但由于這份“補包養合約充”可潤“心”養“顏”,能讓“夕陽”迸發美麗霞光!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