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陽“五個一批”戰術全面一包養推進脫貧攻堅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4acd5328677.46865401.

包養管道

  黃石鎮2000畝標準化柑橘示范包養

  貧困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同步推進

  大陽鄉技術人員為建卡貧困戶指導桑枝菌種植

  鳳鳴鎮太地村搬遷點

 包養網 宣傳扶貧政策

  進村入戶為建卡貧困戶免費體檢

核心提示

脫貧攻堅啟動以來,云陽縣精準脫貧風潮涌動,鼓點鏗鏘。

聚焦貧困人口,找準致貧原包養因;工作隊駐村幫扶,責任人入戶結對。

瞄準靶心,因戶施策,因人制案,圍繞全縣162個貧困村、3.36萬戶12.57萬名貧困群眾,全面落實產業覆蓋、教育資助、就業扶持、搬遷安置、社會保障兜底“五個一批”針對性扶持措施。

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,云陽縣啟動了“貧困青農養蜂夢”計劃,通過“騰訊樂捐”平臺,籌資180萬元,分批為1000戶貧困戶發放蜂箱1萬個,并組織專家進行養蜂技能培訓。

“這只是我們精準脫貧中‘產業覆蓋一批’的扶持項目之一。”云陽縣包養扶貧辦負責人李興包養瓊說,在精準脫貧中,云陽縣通過實施“五個一批”的攻堅戰略,使脫貧措施精準到戶、落實到人。

產業覆蓋一批

深秋,踏足云陽縣云安鎮毛壩、銅鼓、三灣、白水、新建、翠6個村,可見漫山的紅橘沁人心脾,一個個柑橘掛在枝頭煞是惹人喜包養俱樂部愛。在毛壩村,村民劉福安正忙著采摘柑橘,在政府的幫扶下,他家通過種植柑橘,每年增收達到3萬多元,已經擺脫了貧窮。包養網

劉福安只是云安鎮458名受惠貧困戶中的一員。為推動脫貧攻堅,該鎮通過“公司+基地+貧困戶”、“專業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產業發展方式,引進公司7家,建立專業合作社26個,共流轉土地1.28萬畝,連片種植了柑橘、雪梨、黃桃、晚熟李、黑綠豆、蔬菜等,建起“四季果蔬園”,年產值達到8560萬元。

為扶持貧困農戶發展特包養行情色產業,云陽縣籌集產業到戶扶持資金5500萬元包養網,以先借后補、以獎代補的方式,扶持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。同時,政府籌資400萬元,建立風險補償基金,鼓包養合約勵銀行按1:10比率,發放扶貧小額貸款,給予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。云陽縣還建立起農業龍頭企業、農民合作社、專業大戶與貧困戶的利益鏈接機制,支持貧困村建立電商平臺,從資金到平臺予以全方位支持,降低貧困戶產業發展風險,為其編織好了“保護網”。

教育資助一批

包養甜心網云陽縣“因學致貧”的包養對象占24.75%。如何阻斷包養網貧困代際傳遞,也成為云陽縣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課題。

為此,云陽縣精準摸底困難學生,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資包養網比較助政策,將貧困戶子女優先納入資助范圍,并組建貧困學生幫扶中心,整合教育、扶貧、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、工商聯、甜心寶貝包養網殘聯、慈善會、紅十字會等教育資助資金,建立貧困學生精準脫貧數據庫,加大教育資助力度,確保每一名貧困學生不因貧失學。

今年,南溪鎮大吉村貧困學生王久江在縣貧困學生幫扶中心的資助下,順利進入西南政法大學求學。

據悉,今年云陽縣共整合各包養俱樂部包養面資金295.6萬元,資助1002名貧困大學新包養網生,確保每一位大學新生入學。同時,落實了專項資金7427萬元,資助了學前、中小學貧困學生3.5萬人。

就業扶持一批

“現在女兒不僅可以照顧家里,每月還可以掙1000多元,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。”云陽縣龍角鎮泉水村貧困戶楊良安說。今年9月,在該村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,包養情婦楊良安的大女兒進入當地一家農家樂打工,解決了就業難題。

“通過深入走訪調查,我們對家里有富余勞動力的貧困家庭采取了‘就業扶持’的舉措。”泉水村駐村工作隊負責人介紹,從今年7月以來,在龍角鎮的560戶建卡貧困戶中,已有50余戶在鎮里的幫助下,每戶都有1名以上的勞動力實現了就業。

云陽縣統籌城鄉建設、農業、人社、移民、扶貧等各類職業培訓資源,實施有條件的貧困戶“一人一戶一技能”培訓計劃,幫助有條件的貧包養困群眾實現充分就業。

同時,創新舉措,拓寬貧困家庭子女就業創業渠道。一是在鄉鎮事業單位用編公招指標中,每年提供不少于10%的崗位用于定向招聘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,今年已招錄貧困大學畢業生45名;二是縣屬國有企業招錄人員時,每年拿出一定比例招錄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;三是在全縣162個貧困村中,開發公益性崗位600余個,提供給有能力的貧困戶家庭人員。

搬遷安置一批

“現在刮風下雨都不怕了,住起安全又方便。”日前,云陽縣雙土鎮五臺村村民沈興云正在裝修新房子,兩室一廳寬敞明亮的新房,再添置一些必要的家具,打算年底搬進新家……沈興云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“現在,我還承包了村里的蔬菜園,一年可收入1萬多元。”沈興云介紹說。目前,村里搬下山來的貧困群眾都找到了增收門路。

據了解,全村有32戶像沈興云一樣的建卡貧困戶通過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,預計年底都可搬進安置點新家。云陽今年已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409包養網單次7人,新建集中安置點包養價格29個,優先搬遷安置了建卡貧困戶7739人。規劃在今后兩年,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2.5萬人。

讓每一戶貧困戶都有安全住房,這是云陽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。從今年開始,縣里統籌使用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和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,缺口資金政府兜底。到2016年6月底前,將全面完成2435戶深度貧困D級危房戶改造,確保這些困難群眾住上安全房。

社會保障兜底一批

通過認真調查核實,包養網站云陽縣共有1906戶建卡貧困戶、5525名貧困人口符合低保兜底的條件,縣里已包養網單次將這些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了低保兜底。同時,云陽縣建卡貧困人口中有4157人屬于大病救助對象。對這些需要救助的貧困人口,縣里除全面落實救助政策外,還完善針對貧困人口的城鄉醫療保險、大病醫療保險、補充商業保險、醫療救助相銜接的醫療保障制度,其中的大病醫療補充商業保險已覆蓋了10.5萬名貧困人口。

云陽縣衛生部門還創新舉措,全力助推精準脫貧。落實醫務人員對重包養站長性精神病、結核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跟蹤管理,因人因病制定防治方案包養,通過“治療一批、管理一批”有效減少包養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人口;搭建“互聯網+”工作平臺,與企業達成協議,組織慢性腎病患者在透析治療過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網上工作,不但增加收入,還增強病人生活的信心。

“一邊做治療,一邊在網上做語音提示糾錯工作,每月還有800多元收入,我再也不是無用之人了。”紅獅鎮一名患有尿毒癥的貧困戶周某高興地說。

文/劉玉珮 趙偉平

圖片由云陽縣扶貧辦提供

“三大工程”精準破解貧困村發展“瓶頸”

為推動全縣162個貧困村整村脫貧,云陽有針對性地實施基礎設施改善、特色產業培育、精神文明提升“三大工程”,突破制約脫貧的“瓶頸”。

基礎設施改善工程突破發包養展“瓶頸”

交通、水利、電力、通訊等基礎設施是制約貧困村產業發展的“瓶頸”。因而,云陽集中資金和物力在脫貧攻堅中全面突破這一“瓶頸”。

加快推進交通建設進度,一次性下達了2015年—2017年貧困村通暢、通達項目155個1173公里,已完工2015年貧困村通達、通暢工程813公里,剩余的18公里將在月底完工。2016年,貧困村通暢工程37個171公里進,度過半,其中30個152公里已啟動建設,剩余7個19公里進入準備階段,即將動工。“兩個100一個過半”(行政村通暢率100%,撤并村通達率100%、通暢率50%)有望提前實現。

云陽縣實施了通水入戶全覆蓋工程,36個貧困村已經實現包養網入戶通水。到2016年底,將包養網實現所有村通水入戶率100%,全面解決6.16萬名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。

在解決電力這一基礎設施中,云陽已規劃投入2.29億元,全面完成貧困村的電網升級改造。目前,已完成了10千伏線路51公里,新建配包養留言板變電器20臺,新增容量3550千伏安。

在完善通訊這一基礎設施中,云陽已新建4G基站410個,已實現了貧困村村委會所在地移動信號全覆蓋;全縣162個貧困村中,已有139個接通了光纖寬帶,到明年6月底,所有的貧困村將接通光纖寬帶。與此同時,由政府出資30萬元,為162個貧困村購買寬帶網絡免費服務。

特色產業培育工程突破增收“瓶頸”

特色產業發展是實現貧困村穩固脫貧的基礎。云陽縣明確提出了立足貧困村資源稟賦,尊重市場規律和貧困戶意愿,按照“宜農則農、宜林則林、宜牧則牧、宜旅游則旅游”的思路,突出“特色”和“效益”兩個關鍵,重點發展柑橘、牛羊、蔬菜、糧油、生豬、生態魚、中藥材、中蜂、土雞等10大主導產業,著力打造柑橘、牛羊、蔬菜、糧油、中藥材、制種、調味品7條農業產業鏈,逐步構建“一鄉一業、一村一品”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,實現貧困村特色產業全覆蓋和產業合作組織全覆蓋。目前,已有105個貧困村的特色產業基地啟動建設,覆蓋了8560戶貧困戶。

加快發展鄉村旅游,以龍缸5A級景區創建為契機,已規劃建設5個鄉村旅游特色鄉鎮,12個鄉村旅游示范村、400家農家樂。

云陽還通過開展電商扶貧,搭建貧困村特色農產品電商營銷平臺,做到鄉鎮(街道)、貧困村電商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100%。目前,已在87個貧困村內建起了電商綜合服務站。

精神文明提升工程突破素質“瓶頸”

貧困人口文明素質較低是制約脫貧致富的又一“瓶頸”。云陽強力推進以“八大理念”為核心的全民素質提升工程,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,倡導鄉村文明新風,提振干群“精氣神”。

按照“環境之美、風尚之美、人文之美、秩序之美、創業之美”的要求,引導貧困群眾樹立文明衛生、少生優生、理性消費、鄰里和諧、崇尚科學、盡孝盡責、自力更生、勤勞致富“八大理念”。通過公開評議,典型引領等方式,開展“八大典型”評選活動,縱深推進這項工作。對評選出的盡孝盡責先進典型,優先安排從事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的公益性崗位;對評選出的鄰里和諧先進典型,優先安排社會治安協管公益性崗位;對評選出的勤勞致富、自力更生先進典型,優先安排鄉村道路維護、保潔保綠公益性崗位;對評選出的其他方面的先進典型,在政府購買服務、產業扶持等方面優先考慮,切實改變貧困群眾的精神面貌,養成良好的風俗習慣,激發貧困群眾奮發脫貧的熱情。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